首页 > 深度评论 > 正文

市应急局抓住风险管理主线推动实现综合减灾 热推荐

来源:北京应急2023-05-24 06:27:17

市应急局作为统筹全市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工作的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全市重大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论证机制,承担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

局内通过认真研读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最新部署和最新要求,认识到在日常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认识偏差等问题,这也更加要求防灾减灾工作要立足新起点、顺应新要求、找准新定位、开启新征程。下一步,市应急局将按照推动建立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夯实安全风险评估控制体系、打造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和防治体系、探索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体系的“1个机制、4个体系”的总体建设思路,有重有轻、有急有缓、有快有慢,稳步推动形成统筹应对全灾种、有效覆盖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系统链接灾害防治全过程的新时代首都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业务体系。


【资料图】

推动建立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运行机制

防灾减灾重在综合、要在协同,无论是长远发展,还是现实任务推进,都离不开多部门、各层级协调配合。近年来,北京市在完善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运行机制方面开拓创新,强化统筹调度,提高工作质效,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的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工作体系。“七项重点工程”、灾害风险普查、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会商等都是综合性工作,推动建立协调指挥机制、合理划分职责分工,使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顺畅有效地运行起来,一直是当前以及今后的一项紧迫任务。

市应急局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坚持以我为主、大胆统筹,深入研究相关部门的“三定”职能,特别是借助重大任务保障之机,主动出击、主动担当,与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协商,争取达成共识、开拓思路。

“我们将加强沟通、强化协作,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不是孤立的,风险分析评估能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的精准性,反过来,事故和灾情统计也能为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在推动工作中我们将强化‘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内部融合,联合推动。”减灾处副处长刘尊涛表示,减灾处将不断增强认识、提高站位,发挥综合统筹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抓好国家减灾委防灾减灾督察考核等工作落实,协助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有效提升灾害风险综合治理效能。

健全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近年来,该处在健全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聚焦应急管理部门主责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大类风险逐步转型升级。2021年,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和总体指南等总体性文件,推动各级建立健全综合统筹、管理责任、标准指南等机制体系,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减灾处标定“综合”的职能定位,站在“大安全、大应急”视角,坚持全面部署、重点突破,从管理和技术层面作出制度性设计,融合推动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向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大类风险管理聚焦、为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两大类风险管理服务。一方面,突出基层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风险防控,积极探索在街道、乡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的要求,针对目前基层风险管理缺乏抓手、风险防控质量不高等问题,研究编制重点场所、重大活动、街道(乡镇)风险管理指南,在部分区和街道(乡镇)探索开展基层风险管理指南应用试点,为基层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抓手;另一方面,聚焦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重点部门,协调推动相关市级部门研究制定风险管理指南,推进重要目标设施、重点区域综合风险防控能力评查与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融合实施,健全行业综合风险评估与风险防控能力体系。

夯实安全风险评估控制体系

目前,北京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已进入把质量、抓更新、促实效的提质增效阶段。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二级调研员李宏良介绍,新的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印发,下一步主要是在已开展10个行业领域、近20万家社会单位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北京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夯实工作基础,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责任体系,持续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向广度和深度“双拓展”,推动行业、属地、社会单位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和质量“双提升”。

首先,减灾处将进一步推动完善标准清单,指导已有10个行业领域修订完善已印发的82份风险评估标准清单(含13部风险评估标准),推动新增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物业等4个行业领域编制风险评估标准清单,编制受自然灾害因素影响的安全风险评估相关通用标准清单。

其次,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每年至少选取2000家小微社会单位、200家非小微社会单位进行现场核查,推动提升安全风险数据审核率和季度风险更新率。

最后,进一步突出防控效能,积极争取与局内处室的业务融合,将评估控制工作与隐患排查治理同推进、与预案管理相衔接、与精准执法和安责险服务等共协同,推动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风险管理工作模式。

打造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和防治体系

近年来,减灾处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区划成果为基础,促进防治工程带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统筹自然灾害防治是应急管理部门的“三定”职责,推动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隐患所在,查准重点区域抗灾能力,梳理和核实灾害设防标准,编制形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能够为北京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和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下一步,该处瞄准高质量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任务,力争6月底前全面完成市区两级评估区划任务,9月底前系统总结普查工作经验并做好有关成果发布和应用指导,年底前推动建立全市普查基础数据库以及普查工作常态化运行和数据成果动态更新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常态化普查,切实掌握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底数和区域分布概况,为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和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减灾处充分发挥北京市自然灾害防治联席会统筹作用,建立自然灾害防治工程项目清单,统筹推进市区两级项目;加强工作调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全体会议,每季度赴相关区调研推动市区两级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定期统计汇总形成工作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全面提升全市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

探索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体系

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是应急管理部门承担的一项新职责新任务,由于缺乏灾害综合监测感知网络及相关技术资源,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由易到难,一步一步扎实推进。减灾处在提升风险形势分析会商水平上下功夫,融合开展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形势分析会商,全力推动风险形势分析、风险动态更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首先,减灾处探索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融合会商,建立常态化分析机制,定期开展月度、季度以及重点时期风险研判,相关内容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其次,建立风险会商工作考核机制,继续将风险会商工作纳入各市级部门和各区绩效考核,细化考核指标,进一步提升市、区风险形势会商水平。再次,开展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方法研究,梳理14个重要行业领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建议清单及承灾体灾害风险数据,完善综合风险分析方法,提升定量化分析水平。最后,加强基层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研究利用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和风险普查成果,提高区级风险形势会商水平。

本期编辑:张靖涵

本期校对:长安

内容来源:局减灾处、应急研究院、中国应急管理报

往期回顾

“在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78商机网广告多少钱_78商机网-当前时讯